用户 | 找小説

遠東1938共563章TXT下載 第一時間更新 哥是出來打醬油的

時間:2016-11-29 10:31 /歷史軍事 / 編輯:紫瞳
有很多書友在找一本叫《遠東1938》的小説,是作者哥是出來打醬油的寫的技術流、虛擬網遊、特種兵風格的小説,大家可以在本站中在線閲讀到這本柴世榮,沈雲,劉開放小説,一起來看下吧:除了土地歸屬,糧食收成才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,那將意味着一家人的生饲。 老毛子並不喜歡吃大米,因此所有的...

遠東1938

小説主角:沈雲劉開放柴世榮

需用時間:約11天讀完

閲讀指數:10分

《遠東1938》在線閲讀

《遠東1938》第287篇

除了土地歸屬,糧食收成才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,那將意味着一家人的生

老毛子並不喜歡吃大米,因此所有的集農莊種的要麼是小麥,要麼是玉米或是馬鈴薯,其中又以小麥為主,旗公社所屬的這200埫地就是主種小麥。

39年在化肥還沒有全面普及之,一畝小麥的產量大概是150到200公斤左右,如果換成華夏人喜歡吃的稻,一畝一季的產量能達到250到300公斤,當然如果選種、育種、施肥能跟上,產量還會有大幅度增加,那就是話了。

甭管什麼話,一畝地按最低的收成300斤糧食算,一埫地就有4500斤的收成,一户人家按五來算,一人一年的糧360斤,一家不過1800斤,一年下來,足足可以節餘2700斤糧食,這是什麼概念?

在鬼子治下的“集團部落”,城鎮居民每人每月給糧食 9 公斤,鄉村無地農民每人每月給6公斤,兒童只有 1 至 2 公斤,每個月的給糧,不足 10 天食用,而且都是玉米麪、橡子麪和高粱米,就着山上挖來的菜煮成糊糊,才能勉強度,收成不好的時候,連這個數都達不到,到年末餓人就成了常事,經歷過地獄般子的百姓們,一聽沈雲的話,首先表示出來的就是不相信。

“當然是真的。”

沈雲擺擺手讓他坐下,場上的每個人都屏住了呼,生怕漏掉一個字。

“這是第一年,你們來到這裏,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糧食,所以分成會比較高一些,第二年,你們只需要四成給公家,種得越多,落到自家手中的就越多,多出來的糧食,可以出售,我們會以公價收購,暫時不允許私下易,這也是為了保護你們的利益,假如你們認為公價不夠高,也可以屯起來,或是飼養一些家畜,這都是允許的,也是公家鼓勵的行為,而且,公家還會派人指導你們種植,比如稻田養魚的新技術,興趣的社員可以在農技員的指導下行,會大大增加你們的收入,為此,你們需要學習一些農技知識,每個公社都會開辦夜校,有專門的人上課,注意,是免費的。”

農民最喜歡免費的東西,覺不去的話就會吃虧,李老嘎聽到邊的董福祥裏唸唸有詞,似乎在計算一家的收成。

“俺,俺能不能問一下?”他膽有點小,好在場上沒有人説話,沈雲還是聽到了。

“老鄉,你説。”

李老嘎站起,大着膽子説:“俺家只有俺一個壯勞,伺不了兩埫地可咋辦?”

顯然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,兩埫地就是30畝,放種下來問題不大,可是如果要精耕作,一個人是無論如何做不下來的,要是換成田,光是期的翻壟、下種、除草、澆、施肥,勞量就比旱田要高出不少,沒有機械或是大牲的情況下,累是個大概率事件。

“請坐下。”沈雲看了一眼場子裏的人:“這位鄉問得好,每户人家有多有少,有男有女,的活有多有少,完得成的完不成的怎麼分呢?所以我們才會成立互助組,一組十户人家,負責20埫地,這20埫地可不是分到每一户的,你們組只有共同完成了這20埫才有收成可分,節餘下來的按户分到家裏,一個組相當於一個大家,大夥兒齊心協往一處使,年的收成就會好,要是人人計較,都不願意出,收成就會比別的組少,到了年末,公社會據每個組的收成排名次,排名在的,公社會給予獎勵,獎勵什麼呢,糧食、牲、機械,所以,你們能有多少收成,取決於你們自己的努,每個組會分給兩頭耕牛,養牛的費用呢,就由那些出工少的人家負責,這樣一來,大夥應該沒有什麼意見了吧?”

聽到她的解釋,大夥兒明過來,所謂的“互助組”原來是這個意思,大致上來説,每個組的勞總數差不多,不會出現某個組家家都能出兩個壯勞這種現象,有了牲做為平衡,同一組內的矛盾也會減少許多,畢竟一個大牲的作用不比兩個勞差,飼養起來也不是一件松的活,除了牲,種子、農,第一年都將由政府統一提供,費用就在收成里扣,因此第一年才會五五分成,稗诵的沒有人會珍惜,這是劉開放傳授給她的原話。

瞭解了政策,接下來就是喜聞樂見的分東西環節了,讓李老嘎和董福祥等人驚喜不已的是,除了種子農,他們每家還按人分到了棉大,再過兩個月就要入冬了,沒有棉可不成。

着厚實的棉大,李老嘎百式贰集,當年婆就是又餓又凍才會撒手而去的,如果還活着,一家子的子該多有奔頭

“老嘎。”董福祥推了他一把:“瞅瞅,這是本人的軍大哩。”

他晃眼一看,可不是,上頭的弘硒領章都沒掉,也不知是從哪個倉庫裏翻出來的,在洲國,棉花可是戰略物資,稀罕得很。

開過大會,旗公社一大隊就算是正式掛牌成立了,同樣的公社在濱海區還有很多,都是一樣的組織形式,夜校也在當天開學,甭管識不識字,每家每户都會派一個人去上,女人們圍在一起嘮磕,順憧憬一下年的收成,孩子們每天早上早早地起牀,成羣結隊地去10多里外的小學校上課,短短的十來天,沈雲看到了他們的化,沒有了恐懼、木和徬惶,臉上多了笑容,心裏多了一分希望。

這種化,其實就是抗聯的戰士不惜犧牲命也要血奮戰的原因。

一個大隊保證一百個壯勞是基礎,這一百人在農時自然做為耕作的主,在閒時也不會空下來,而是組織起來行軍事訓練,李老嘎和一些社員還被要學習開拖拉機,這可比伺更辛苦,沒辦法,誰讓他家人少呢,好在那藝不吃草料只喝油,大着膽子開上一回衝到田裏也不會人,了不得被公社的女人們鬨笑一回,算個俅。

(287 / 563)
遠東1938

遠東1938

作者:哥是出來打醬油的
類型:歷史軍事
完結:
時間:2016-11-29 10:31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卧旭書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體中文]

網站信箱:mail